赞赏、认可以及鼓励,对于60后、70后、80后这几代来说都是非常渴望的,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,家长或者是太忙了,没有时间夸孩子,或者是怕孩子骄傲,即使做好了也不表扬。所以这三代人在早期成长过程中,受到的认可、赞赏都是不足的,普遍都有自恋不足的情况,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,这三代人的咨询只要从自恋的角度切入,一般都能够逐渐解决他的心理问题。
当这些人自己成为家长后,通常都能认识到认可和赞赏孩子对孩子建立自信的作用,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自身早年缺失太严重而带来的一些问题。
例如,通过对孩子的赞赏来补偿自己曾经在这方面的缺失。要避免为了满足我们曾经的缺失而过度地鼓励孩子,让孩子感到有压力。很多家长因为自己早年没有多少这方面的体验,所以不知道深浅,不知道该多该少。之前的几年里,特别提倡要支持、鼓励、认可孩子,但是经过几年后,大家也都开始反思,一味地赞扬鼓励并不是最好的,我们还需要精细化,思考到底怎么鼓励对于孩子才是合适的。
就像青霉素,我们发高烧,身体有炎症的时候,可能会需要打一针青霉素,但是青霉素是要慎用的,有的人会过敏,有的情况要少用。同理,鼓励、赞赏也不可滥用,要慎重使用,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。有些家长会认为,我得好好夸他,最后他就不好意思不好好做了,这种想法其实就是用赞赏的方式来满足家长自己的需要。
实际上每个孩子的行为是要跟他的实际年龄相匹配的,如果家长一味地夸奖“你真懂事呀!你好能干呀!”,这个孩子就好像被架起来了,他就不得不更懂事,不得不去做得更好,就被架成了一个“小大人”。这样的孩子给人感觉特别成熟,特别懂事,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,但是我们仔细想想,他那个年龄阶段其实内在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,家长这么做,其实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方法,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。
因为很小的孩子会认同家长的这种引导,容易上当,于是他必须压抑很多属于孩子的一些更真实的感受,压抑一些其实是符合他年龄、心智的部分,才能做到像大人口中说的那么好。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地被这样重复,这个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也会容易上这样的套,于是他一生都会在这样的一个状态里循环,他就会觉得活得很累。
长大以后,他会用同样压抑的方式来面对生活、面对人际关系,久而久之,他要么是对外爆发,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释放这些能量;要么是对内释放能量来缓解压力,这就可能造成身体上的疾病,比如癌症,其实癌症和压抑是很有关系的,或者是暴饮暴食带来肥胖的问题,进而导致其他一些疾病。
所以我们要意识到,对孩子的鼓励、认可和赞赏要在时间和计量上有所思考,多长时间可以鼓励一下?鼓励到什么程度?这就像吃药一样,不能随时吃,也不能什么情况都吃一样的量,或者一遍一遍、没完没了地吃。我们要通过一些更细致的安排让鼓励能够适当,这样才能发挥正能量,而不成为一种负能量,给孩子带来压力。
这里强调的是要匹配,不要过度,要避免让人觉得不真实、肉麻。比如孩子做了一件小事,可能只值两分,但家长给他的鼓励值5分甚至更高,或者孩子做的本来就是他这个年龄很正常的事情,家长还大惊小怪地表扬他,那一方面会让孩子觉得虚假,另一方面也给他带来压力,会让他觉得不舒服。所以对于孩子的赞赏和鼓励要根据事件本身,有一种合适的程度,在时间上也要有所把握,我们应该自然而然地表达,我们的语言和心情要一致,要真挚。